读音:zéi cáo
繁体字:賊曹
意思:(贼曹,贼曹) 1.官署名。 ▶西汉·成帝于尚书初置二千石主郡国事。 ▶东汉·光武帝改以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火、盗贼、词讼、罪法,亦称贼曹。 ▶《后汉书•何敞传》:“敞备数股肱,职典贼曹,故欲亲至发所,以纠其变,而二府以为故事三公不与贼盗。” ▶《通典•职官五》:“汉成帝时,尚书初置二千石曹,主郡国二千石,又置三公曹,主断狱。
解释:1.官署名。西汉成帝于尚书初置二千石主郡国事。东汉光武帝改以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火﹑盗贼﹑词讼﹑罪法,亦称贼曹。 2.官名。东汉太尉属官以及各郡县置贼曹,主盗贼事。 3.特指兵部。 4.贼众;匪类。
详细释义:职官名。汉代郡太守之属吏,掌逐捕盗贼之事。
造句:即破械,赐衣服,署门下贼曹。另有门下贼曹之名,或即贼曹。顷有士人为畿尉,常在贼曹。文帝为五官将,召毓署门下
首字母缩写:zc
【拼音】zéicá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