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zéi zǐ
繁体字:賊子
意思:(贼子,贼子) 1.即贼人。 ▶《孟子•滕文公下》:“孔子成《春秋》,而乱臣贼子惧。” ▶隋·李德林《天命论》:“贼子逆臣,所以为乱,皆由不识天道,不悟人谋。” ▶《明史•潘旦传》:“黎氏鱼肉国君,在陈氏为贼子;抗拒中国,在我朝为乱魁。” ▶陈毅《赣南游击词》:“贼子引狼输禹鼎,大军抗日渡金沙。”参见“贼人”。
解释:1.即贼人。 2.詈词。犹坏蛋。 3.窃贼。
详细释义:盗贼、叛乱的人。三国演义?第九十二回:『贼子休走!汝等诡计,如何瞒得丞相耶!』精忠岳传?第七十三回:『伤忠臣之被害,恨贼子以全终。』
造句:他跨上马,保证要狠狠地治那个贼子。姑父,这是我们的仇家蒙太古家里的人;这贼子今天晚上到这儿来,一定不怀好意,存心来捣乱我们的盛会。
首字母缩写:zz
【拼音】zéizǐ
1、那个大阴谋家还在台上的时候,我爷爷就说他是乱臣贼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