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              
  读音:zhàng cè 
   繁体字:杖策       英语:to hold a whip in the hand      意思:亦作“杖筴”。    1.拄杖。   ▶《庄子•让王》:“﹝大王亶父﹞因杖筴而去,民相连而从之。遂成国于岐山之下。”   ▶成玄英疏:“因拄杖而去。”   ▶唐·杜甫《别常徵君》诗:“儿扶犹杖策,卧病一秋强。”   ▶明·夏完淳《秋怀》诗之二:“驾舟凌洪波,杖策穷崇山。”   ▶清·王韬《淞滨琐话•李延庚》:“生于读书之暇,杖策出游,信足所至       解释:1.亦作"杖筴"。 
2.拄杖。 
3.执马鞭。谓策马而行。 
4.谓追随;顺从。    详细释义:1.手拿拐杖。文选?左思?招隐诗二首之一:『杖策招隐士,荒涂横古今。』 2.手持鞭子。晋?陆机?猛虎行:『整驾肃时命,杖策将远寻。』 3.顺从追随。魏书?卷二十四?张衮传:『昔乐毅杖策于燕昭,公达委身于魏武,盖命  世难可期,千载不易遇。』    
   造句:富人登车而出,智士杖策而入。集河北,即杖策北渡,追及於业。”遂怀栖隐之操,杖策入缙云山。”尔朱氏败后,遂杖策入关。  首字母缩写:zc 
                    【拼音】zhàngcè 
        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