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诏诰

读音:zhào gào

繁体字:詔誥

意思:(诏诰,诏诰)
文体名。古代帝王、皇太后或皇后发布的命令、文告。
  ▶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•诏策》:“两汉诏诰,职在尚书。”
  ▶《宋史•选举志二》:“今进士纯用经术。如诏诰、章表、箴铭……其文皆朝廷官守日用不可阙,且无以兼收文学博异之士。”
  ▶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•阅古•铁券》:“按自忠懿王纳土后,至太宗之淳化元年,杭州守臣以前券及竹册、玉册各三副,诏诰

解释:1.文体名。古代帝王﹑皇太后或皇后发布的命令﹑文告。

造句:父子曾同时执掌诏诰的起草。,一时诏诰书檄,多出其手。为中书令?当时诏诰皆张华草定。元凶弑立,以偃为侍中,掌诏诰。

首字母缩写:zg

【拼音】zhàogào

【包含诏诰的诗词】
《七夕》
去年七月七,直庐闲独坐。
西日下紫微,东窗晖青琐。
露柳蜩忽鸣,风帘燕频过。
寂寂红药階,槿花开一朵。
时清无诏诰,性澹忘物我。
兀然何所营,横枕通中卧。
梦入无何乡,蛱蝶甚幺麽。
孰谓处深严,自得放匍惰。
中官传宣旨,御诗令属和。
惊起俨衣冠,拜舞苍苔破。
逸翰龙蛇走,雅调金石播。
洋洋百世音,乃赓强牵课。
暮随丞相出,自谓天上堕。
归来备乞巧,酒肴间瓜果。
海物杂时味,罗列繁且夥。
家人乐熙熙,儿戏舞娑娑。

上一篇
诏徒
下一篇
诏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