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zhé shù
繁体字:謫戍
英语:be banished to a frontier post
意思:(谪戍,谪戍)因罪而被遣送至边远地方,担任守卫。 ▶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谪戍之众,非抗于九国之师也。” ▶《新唐书•杜淹传》:“文帝恶之,谪戍江表。” ▶秦牧《长街灯语•寄北方》:“它们都地外边陲,因此,歷史上都曾经被作为谪戍充军的地方。”
解释:1.亦作"谪戍"。 2.因罪而被遣送至边远地方﹐担任守卫。
详细释义:古时官吏因罪降职,流放戍守边疆。文选?贾谊?过秦论:『谪戍之众,非抗于九国之师。』
造句:,阉宦呼为铁汉子,谪戍均州。及英和谪戍,独送至数十里外。谪戍之众,非抗于几国之师也。堡又以语触忌,与时魁并谪戍。
首字母缩写:zs
【拼音】zhéshù
1、仁憾其为焕不平,恐后雪焕事,遂谪戍电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