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zhè zhī
繁体字:柘枝 意思: 1.柘枝舞的省称。 ▶唐·章孝标《柘枝》诗:“柘枝初出鼓声招,花钿罗衫耸细腰。” ▶清·吴伟业《赠妓朗圆》诗:“轻靴窄袖柘枝装,舞罢斜身倚玉床。” ▶范文澜·蔡美彪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:“胡腾、胡旋和柘枝都由女伎歌舞。” 2.荔枝的一种。 ▶宋·黄庭坚《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》之二:“五月照江鸭头绿,六月连山 详细释义:一种唐、宋时代的西北民族舞蹈。歌舞相应,节奏多变,多以鼓伴奏。元?无名氏?货郎旦?第四折:『都只待奏新声,舞柘枝。』清?毛奇龄?南柯子?驿馆吹芦叶词:『驿馆吹芦叶,都亭舞柘枝。』
造句:暂无 首字母缩写:zz
【拼音】zhèzhī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