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zhū qiú
繁体字:誅求
英语:make exorbitant demands; extort; exact
意思:(诛求,诛求)需索;强制徵收。 ▶《左传•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以敝邑褊小,介于大国,诛求无时,是以不敢宁居,悉索敝赋,以来会时事。” ▶杜预注:“诛,责也。” ▶《资治通鉴•唐德宗建中四年》:“征师日滋,赋敛日重,内自京邑,外洎边陲,行者有锋刃之忧,居者有诛求之困。” ▶郁达夫《杂感》诗之三:“诛求又掠旄倪去,风鹤重添妇女惊。”
解释:1.需索﹔强制征收。
详细释义:需索、要求。左传?襄公三十一年:『以敝邑褊小,介于大国,诛求无时,是以不敢宁居。』
造句:苛暴之吏抑止诛求,弊莫大焉。其偶有民业者,辄干涉诛求。“乱世诛求急,黎民糠?窄。(10)诛求:责求,勒索贡物。
首字母缩写:zq
【拼音】zhūqiú
1、 在旧社会,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诛求无已,因而引起人民的激烈反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