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zhū liǎng
繁体字:銖兩
意思:(铢两,铢两) 1.一铢一两。引申为极轻的分量。 ▶《子华子•北宫子仕》:“夫平犹权衡然,加铢两则移矣。” ▶《南史•刘悛传》:“时议多以钱货轻转少,宜更广铸,重其铢两,以防人姦。” ▶宋·王安石《感事》诗:“乡邻铢两征,坐逮空南亩。” ▶明·归有光《会文序》:“时之论文,率以遇不遇加铢两焉。” ▶鲁迅《热风•估<学衡
解释:1.一铢一两。引申为极轻的分量。 2.比喻微小。 3.借指微小之物。 4.特指极少量的钱财﹑银两。 5.谓分出轻重。喻品评。
造句:恶吏为爪牙,悉知民间铢两奸。一诗同赠两人,内容铢两悉称。解释:铢两:积轻微;奸:邪恶。剑阁天险,銮舆人主,铢两悉称
首字母缩写:zl
【拼音】zhūliǎng
1、 这两幅画倒是铢两悉称,很难分出谁优谁劣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