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zhú bì
繁体字:竹篦
英语:bamboo comb
意思:亦作“竹笓”。 1.即批头棍。一种用竹片扎成的刑具。 ▶宋·王明清《挥麈后录》卷一:“沈之才者,以棋得幸思陵,为御前祗应……﹝上﹞命内侍省打竹篦二十逐出。” ▶元·郑廷玉《忍字记》第三摺:“我奉师父法旨,着你清心寡慾,受戒持斋,不许凡心动,如若凡心动者,只打五十竹篦。” ▶明·无名氏《精忠记•赴难》:“绷扒弔拷受禁持,怎当拶指与竹笓。”
解释:1.亦作"竹笓"。 2.即批头棍。一种用竹片扎成的刑具。 3.竹制梳头用具。即篦子。
详细释义:用竹片扎成,一头劈开成细条的刑具。水浒传?第四回:『但凡和尚破戒吃酒,决打四十竹篦,赶出寺去。』亦称为『批头棍』。
造句:’你快下山去,饶你几下竹篦。唤作竹篦还则背,不唤竹篦则触。缸内盖上竹篦后,开始灌料。锻炼之器,在善用
首字母缩写:zb
【拼音】zhúb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