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转注

读音:zhuǎn zhù

繁体字:轉註

英语:mutually explanatory or synonymous characters

意思:(转注,转注)

 1.转向流注。
  ▶《水经注•渐江水》:“浦阳江水,又东流南屈,又东迴北转,迳剡县东……江水翼县转注,故有东渡西渡焉。”
  ▶宋·夏竦《颍州莲花漏铭》:“金龙转注,下激衡渠。”
 
 2.辗转相授。
  ▶宋·苏舜钦《和永叔琅邪山庶子泉阳冰石篆诗》:“宗臣转注得天法,质虽浑厚气乃振。”
 
 3.转移集

解释:1.转向流注。 2.辗转相授。 3.转移集中。 4.六书之一『许慎《叙》"转注者,建类一首,同意相受,考﹑老是也。"后人解释大有歧异,清戴震﹑段玉裁认为"转注"即互训,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,故曰"转注"。 5.即酒注子。

详细释义:1.转相流注。北魏?郦道元?水经注?渐江水注:『江水翼县转注,故有东渡西渡焉。』
2.六书之一。由一形衍化,音近义同,可以辗转相注。如:考、老诸字。汉?许慎?说文解字序:『五曰转注,转注者,建鞭首,同意相受,考老是也。』

造句:形声字孳乳演变进程中的转注因素转注述评造字本是由象形,会意,指事,形声,转注,假借而来,繁体字才是正统文字,简体字中根本看不见这些文字的美,应该废除简体字才对预习我们的第一个单字

首字母缩写:zz

【拼音】zhuǎnzhù

【包含转注的诗词】
《篆冢歌(有序)》
包羲卦画龟龙出,颉俑造书鬼夜泣。
俯观鸟兽迒蹄迹,依类象形文字立。
以迄五代咸东封,改易殊体靡有同。
周官保氏教国子,六书大义开群蒙。
太史籀文古少异,小篆从省由秦始。
《仓蚍、《爰历》、《博学》篇,三家著述初传世。
秦燔经籍狱讼炽,乃当隶书趋约易。
古文虽绝汉章行,尉律学童仍课试。
东阁祭酒太岳孙,夙尝受业贾氏门。
悯悼俗图昧所向,博采籀古加讨论。
揭示上下明指事,转注假借形声意。
立一为端亥毕终,分别部居不杂厕。
亘千万古知字原,
【用转注造句】

1、以传统的预浸布或树脂转注成型来说,要避免树脂过多,或是树脂缺乏区域,甚至在成品性能上妥协,是一件困难的事。

上一篇
转盼
下一篇
转资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