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篆隶

读音:zhuàn lì

繁体字:篆隸

意思:(篆隶,篆隶)
篆书和隶书。
  ▶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•练字》:“篆隶相镕,苍雅品训。”
  ▶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•谷水》:“魏·正始中,又立古篆隶三字石经。”
  ▶宋·陈鹄《耆旧续闻》卷三:“米芾得能书之名,似无负于海内。
  ▶芾于真楷篆隶不甚工,惟于行草,诚入能品。”

解释:1.篆书和隶书。

造句:他的书法功力极深,尤精篆隶。书法主攻二王行草,旁涉篆隶。其尤工词章,篆隶及工技之事。精篆隶,有六书通,念园诗草。

首字母缩写:zl

【拼音】zhuàn

【包含篆隶的诗词】
《太学创置石经》
圣唐复古制,德义功无替。
奥旨悦诗书,遗文分篆隶。
银钩互交映,石壁靡尘翳。
永与乾坤期,不逐日月逝。
儒林道益广,学者心弥锐。
从此理化成,恩光遍遐裔。
上一篇
篆记
下一篇
撰稿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