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菹醢

读音:zū hǎi

繁体字:菹醢

英语:to kill a person and mince his flesh and bones (a form of capital punishment in ancient times)

意思:亦作“葅醢”。
 
 1.肉酱。
  ▶《仪礼•士昏礼》:“馔于房中,醯酱二豆,菹醢四豆。”
  ▶唐·参寥子《<阙史>序》:“﹝《阙史》﹞共五十一篇……时或一览,犹味之有葅醢也。”
 
 2.古代把人剁成肉酱的酷刑。后亦用以泛指处死。
  ▶《楚辞•离骚》:“后辛之菹醢兮,殷宗用而不长。”
  ▶《战国策•韩策二》:“聂政之所以名施

解释:古代酷刑。把人剁成肉酱聂政之姊不避菹醢之诛,以扬其弟之名。

详细释义:古时一种残酷的刑罚,将人杀死后剁成肉酱。史记?卷一○六?吴王濞传:『乃苦将军远道至于穷国,敢请菹醢之罪。』亦作『?醢』。

造句:赞者设酱于席前,菹醢在其北。设对酱于东,菹醢在其南,北上。例:伍子逢殃兮,比干菹醢。”郑玄注:“嘉荐,菹醢也。

首字母缩写:zh

【拼音】hǎi

【包含菹醢的诗词】
《经漂母祠吊淮阴侯》
一市人皆笑,三军众尽惊。
始知真国士,元不论群情。
楚汉关轻重,英雄出战争。
何能避菹醢,垂钓足平生。
【用菹醢造句】

1、观于祭祀,纳酒浆笾豆菹醢,礼相助奠。

上一篇
菹酱
下一篇
菹丘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