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坐夏

读音:zuò xià

繁体字:坐夏

意思:佛教语。僧人于夏季三个月中安居不出,坐禅静修,称坐夏。其时正当雨季,亦称“坐雨安居”。具体日期因地而异。
  ▶唐·玄奘《大唐西域记•印度总述》:“印度僧徒,依佛圣教,坐雨安居,或前三月,或后三月。前三月当此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,后三月当此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。前代译经律者,或云坐夏,或云坐腊。”
  ▶唐·白居易《行香归》诗:“出作行香客,归如坐夏僧。”
  ▶唐

解释:1.佛教语。僧人于夏季三个月中安居不出,坐禅静修,称坐夏。其时正当雨季,亦称"坐雨安居"。具体日期因地而异。

造句:咸亨二年(671年),义净坐夏扬州。徒‘坐夏’,留住3个多月。云端僧坐夏,遂造林公庐。佛于俱舍犁国坐夏将竟。

首字母缩写:zx

【拼音】zuòxià

【坐夏开头的诗词】
《寄坐夏僧》
坐夏日偏长,知师在律堂。
多因束带热,更忆剃头凉。
苔色侵经架,松阴到簟床。
还应炼诗句,借卧石池傍。
【包含坐夏的诗词】
《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》
疎竹萧萧正雨声,眼中日影又还晴。
钩窗燕坐夏将半,荷叶已香湖水清。
上一篇
坐大
下一篇
坐像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