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zuò xià
繁体字:坐夏
意思:佛教语。僧人于夏季三个月中安居不出,坐禅静修,称坐夏。其时正当雨季,亦称“坐雨安居”。具体日期因地而异。 ▶唐·玄奘《大唐西域记•印度总述》:“印度僧徒,依佛圣教,坐雨安居,或前三月,或后三月。前三月当此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,后三月当此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。前代译经律者,或云坐夏,或云坐腊。” ▶唐·白居易《行香归》诗:“出作行香客,归如坐夏僧。” ▶唐
解释:1.佛教语。僧人于夏季三个月中安居不出,坐禅静修,称坐夏。其时正当雨季,亦称"坐雨安居"。具体日期因地而异。
造句:咸亨二年(671年),义净坐夏扬州。徒‘坐夏’,留住3个多月。云端僧坐夏,遂造林公庐。佛于俱舍犁国坐夏将竟。
首字母缩写:zx
【拼音】zuòxi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