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zhì lòu
繁体字:痔漏
英语:anal fistula
意思: 1.肛瘘的通称。 ▶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•百病主治药上•痔漏》:“初起为痔,久则成漏。” ▶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•百病主治药上•痔漏》:“莲花蕊,同牵牛、当归末,治远年痔漏。” ▶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•媚座》:“越老爷痔漏发了,早有辞帖。” 2.借指财政等方面的漏洞。 ▶清·龚自珍《<昇平分类读史雅诗>自序》:“至于南
解释:1.肛瘘的通称。 2.借指财政等方面的漏洞。
详细释义:痔疮溃烂经久不愈的病。亦称为『痔?蕖弧?
造句:见王芳林《临床实用痔漏学》。治阴肿,痔漏下血,伤损作痛。如有一片痣,十分严重,痔漏。③指肛门肿硬类似痔漏的病证。
首字母缩写:zl
【拼音】zhìlòu
1、 治头痛,眉棱骨痛,齿痛,鼻渊,寒湿腹痛,肠风痔漏,赤白带下,痈疽疮疡,皮肤燥痒,疥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