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zhì róng
繁体字:治戎
意思:作战;治军。 ▶《左传•成公三年》:“二国治戎,臣不才,不胜其任,以为俘馘。” ▶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•诏策》:“治戎燮伐,则声有洊雷之威。” ▶宋·陈亮《酌古论•李靖》:“唯善治戎者为能制之,唯天下奇才为能用之。” ▶章炳麟《复仇是非论》:“今于两国治戎,积尸蹀血者,顾不敢议。”
解释:1.作战;治军。
详细释义:用兵、作战。左传?成公十六年:『今两国治戎,行人不使,不可谓整。』南朝梁?刘勰?文心雕龙?诏策:『治戎燮伐,则声有??雷之威。』
造句:(4)治戎:治兵,演习军队。乃治戎讲武,以俟大举”。数年治戎恤民,颇有威惠。”乃治戎讲武,以俟大举。
首字母缩写:zr
【拼音】zhìró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