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豸衣

读音:zhì yī

繁体字:豸衣

意思:
 1.古时监察、执法等官员所穿的官服,因其上绣有獬豸,故称。
  ▶明·归有光《送福建按察司王知事序》:“乃除为福建按察司知事。知事于州倅,品秩为降。然衣豸衣,自郡守二千石皆与抗礼,于外省为清阶。”
 
 2.借指御史。
  ▶明·唐顺之《丹阳别王道思》诗:“卧病不知久,见君三徙官。还将鹖冠贱,来伴豸衣欢。”

解释:1.古时监察﹑执法等官员所穿的官服,因其上绣有獬豸,故称。 2.借指御史。

造句:暂无

首字母缩写:zy

【拼音】zhì

【包含豸衣的诗词】
《题清芬阁二首》
备员何奉再依仁,仰慕亨衢速若神。
万里云龙遭圣世,三年苫块报慈亲。
卢茨山水风骚国,獬豸衣冠法令臣。
谁谓趋朝虚几席,长兄歌酒更延宾。
上一篇
跱跖
下一篇
踬垤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