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常惺惺

引用解释

佛教语。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。 宋 谢良佐 《上蔡先生语录》卷中:“敬是常惺惺法,心斋是事事放下,其理不同。” 朱熹 注:“惺惺乃心不昏昧之谓。” 明 李贽 《答耿中丞论谈》:“世人白昼寐语,公独於寐中作白昼语,可谓常惺惺矣。” 清 戴震 《答彭进士允初书》:“佛氏之‘常惺惺’,亦是常存他‘本来面目’耳,体段功夫,大略相似。”

读音:cháng xīng xīng

首字母缩写:cxx

【拼音】chángxīngxīngwǎng

【包含常惺惺的诗词】
《閒中吟》
云山青青,风泉冷冷。
山色可爱,泉声可听。
乃赋归来,盟诸山灵。
身去世远,心与真冥。
蔬食果腹,麻衣蔽形。
尘车绝迹,蓬户常扃。
不行他缘,唯诵自经。
眇观人世,沧波一萍。
朽钝寂漠,待终余龄。
唤主人公,教常惺惺。
上一篇
常满灯
下一篇
常参官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