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判案

解释

判案 pàn àn

(1) [decide a case]∶判决案件

(2) [peruse]∶谓政府官员批阅公文

引用解释

1.谓政府官员批阅公文,处理政务。 唐 白居易 《诏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咏所怀》诗:“可怜病判案,何以醉吟诗?”《新唐书·百官志二》:“以六员分押尚书六曹,佐宰相判案,同署乃奏。” 宋 丁谓 《丁晋公谈录》:“就牙牀小案子上,判案三道。”

2.犹结论。 郭沫若 《文艺论集·艺术的评价》:“因为我们由同一的前提可以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判案。”

读音:pàn àn

首字母缩写:pa

【拼音】pànàntóu

【包含判案的诗词】
《诏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咏所怀》
同州慵不去,此意复谁知。
诚爱俸钱厚,其如身力衰。
可怜病判案,何似醉吟诗?
劳逸悬相远,行藏决不疑。
徒烦人劝谏,只合自寻思。
白发来无限,青山去有期。
野心惟怕闹,家口莫愁饥。
卖却新昌宅,聊充送老资。
【用判案造句】

1、 倘使我逆着实力来判案,我的判决。法朗士 

上一篇
判辞
下一篇
判奂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