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初伏

读音:chū fú

繁体字:初伏

英语:first day of the first period of the hot season

意思:即头伏。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,或指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之间的十天时间。
  ▶《史记•秦本纪》:“二年,初伏,以狗御蛊。”
  ▶裴骃集解引孟康曰:“六月伏日初也。
  ▶周时无,至此乃有之。”
  ▶晋·潘岳《在怀县作》诗之一:“初伏启新节,隆暑方赫羲。”
  ▶唐·萧颖士《游马耳山》诗:“我来疑初伏,幽路无炎精。”参见“三伏”。

近义词: 头伏

反义词: 三伏、终伏、末伏

解释:1.即头伏。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,或指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之间的十天时间。

详细释义:夏季最热的前十天。见『三伏』条。文选?潘岳?在怀县作诗:『初伏启新节,隆暑方赫羲。』

造句:三伏分为:初伏,中伏和末伏。一般所谓伏日,大约指的是初伏。汉初伏生二十八篇没有《泰誓》。我来疑初伏,幽路无炎精。

首字母缩写:cf

【拼音】chū

【初伏开头的诗词】
《初伏大雨呈无咎》
初伏焱炎坐汤釜,长安行人汗沾土。
谁倾江海作清凉,玄云驾风横白雨。
普陀真人甘露手,能使渴乏厌膏乳。
且欲当风展簟眠,敢辞避漏移床苦。
清贫学士卧陶斋,壁上墨君澹无语。
翰林但解嘲苜蓿,彭宣不得窥歌舞。
联诗得句笑出省,策马涉泥归闭户。
床头余榼定何嫌,窗外石榴堪荐俎。
【包含初伏的诗词】
《淳熙丁未初伏奉亲避暑中岩》
伽陀坐断碧岩阴,手眼无非利物心。
借我初庚涤袢暑,泠风美荫木千寻。
【用初伏造句】

1、三伏:初伏,初伏,小心中暑;天热,天热,天天都热;下雨,下雨,夏天盼雨;清凉,清凉,清爽冰凉。短信提醒你:天热防暑!祝福送给你--雨后清凉!

上一篇
初本
下一篇
初嫁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