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chù tū
繁体字:觸突
意思:(触突,触突) 1.冒犯。 ▶晋·袁宏《后汉纪•桓帝纪下》:“残酷之吏不顾无辜之害,欲使圣朝必加罚于臣宗,是以不敢触突天威,而自窜山林。” ▶元·柯丹丘《荆钗记•责婢》:“小梅香,待回言,恐触突了使长。” ▶《警世通言•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妈妈也几遍教女儿打发李甲出院,见女儿不统口,又几遍将言语触突李公子,要激怒他起身。”
详细释义:干犯、冒犯。三国志?卷九?魏书?曹洪传『乃得免官削爵士』句下引魏略曰:『触突国网,罪迫三千,不在赦宥,当就辜诛,弃诸市朝。』警世通言?卷十八?老门生三世报恩:『却说蒯遇时在礼科衙门直言敢谏,因奏疏里面触突了大学士刘吉,被吉寻他罪过,下于诏狱。』
造句:的“触突”,可能与嗅觉有关。硌:接触突起的小硬东西。;志在触突,猛气不慑。秽言污语,触突尊贤。头侧有1可
首字母缩写:ct
【拼音】chùt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