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言不由衷

解释

言不由衷 yánbùyóuzhōng

[speak with one's tongue in one's cheek;say what one does not mean] 所说的话不是发自内心。形容口是心非

言不由衷,质无益也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

引用解释

谓说话不是出于内心,心口不一。语本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信不由中,质无益也。” 杨伯峻 注:“人言为信,中同衷。”《建炎以来繫年要录·建炎元年正月》“自是 泽 不復与府中谋议”注引 宋 汪伯彦 《建炎中兴日历》:“王语 伯彦 等曰:‘ 宗泽 渡 河 ,方到趣行,言不由衷。’” 清 龚自珍 《对策》:“进身之始,言不由衷。” 孙犁 《秀露集·关于诗》:“不合情理的,言不由衷的,没有现实根据的夸张,只能使诗格降低。”亦作“ 言不由中 ”。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贾奉雉》:“实相告:此言不由中,转瞬即去,便受夏楚,不能復忆之也。”

读音:yán bù yóu zhōng

近义词:心口不一 有口无心 两面三刀 口蜜腹剑 阳奉阴违 口是心非

反义词:心口如一 肺腑之言 言为心声

首字母缩写:ybyz

【拼音】yányóuzhōngwénzhějiè

【用言不由衷造句】

1、沉默较之言不由衷的话更有益于社交。蒙田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