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用解释
见“ 杳无人跡 ”。
亦作“杳无人蹟”。 没有人的踪迹。 唐 常沂 《灵鬼志·郑绍》:“至明年春, 绍 復至此,但见红花翠竹,流水青山,杳无人跡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士人回顾,惟万峰插天,杳无人跡。” 峻青 《黎明的河边》八:“大堤上仍然是杳无人迹,只有淡蓝色的枪烟在缭绕。”
读音:yǎo wú rén jì
首字母缩写:ywrj
【拼音】yǎowúrénjì
1、 辽阔的大草原连上天际,放眼望去,杳无人迹,只偶尔从远处传来一两声狗吠,风懒懒地、缓缓地在草海上移动着,无声无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