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chūn niú
繁体字:春牛
英语:clay cattle
意思: 1.春日的耕牛。 ▶前蜀·贯休《送僧之湖南》诗:“宿雨和花落,春牛拥雾耕。” ▶元·郭钰《道逢八十翁》诗:“晚灶燎衣篱竹尽,春牛换米草蓑存。” 2.打春用的土牛。旧俗,立春前一日,用土牛打春,以示迎春和劝农。打春之牛,后亦以苇或纸制。 ▶唐·卢肇《谪连州书春牛榜子》诗:“不得职田饥欲死,儿侬何用打春牛。” ▶宋·孟元
详细释义:立春前一日,用土、芦苇或纸作成的牛,称为『春牛』。官府打春牛迎春,以催耕迎春,祈求丰收。唐?卢肇?谪连州书春牛榜子诗:『不得职田饥欲死,儿侬何事打春牛。』宋?孟元老?东京梦华录?卷六?立春:『立春前一日,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。』亦称为『土牛』、『泥牛』。
造句:福建永春牛姆林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
首字母缩写:cn
【拼音】chūnniú
1、雨淋春牛头,七七四十九天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