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cí bù
繁体字:祠部
意思:官名。 ▶三国·魏尚书有祠部曹,掌礼制,歷代因之。 ▶北周始改为礼部。 ▶隋·唐别置祠部曹,属于礼部,掌祠祀、天文、漏刻、国忌、庙讳、卜祝、医药等,及僧尼簿籍。 ▶宋·元迭有变革,明改为祠祭司。 ▶唐·韩愈《上郑尚书相公启》:“分司郎官职事,惟祠部为烦且重。”
解释:1.官名。三国魏尚书有祠部曹,掌礼制,历代因之。北周始改为礼部。隋唐别置祠部曹,属于礼部,掌祠祀﹑天文﹑漏刻﹑国忌﹑庙讳﹑卜祝﹑医药等,及僧尼簿籍。宋元迭有变革,明改为祠祭司。
造句:?至祠部郎中,庶凝至太常丞。出知棣州,转尚书祠部员外郎。又领本州大中正,迁祠部尚书。第进士,贞元中官祠部员外郎。
首字母缩写:cb
【拼音】cíb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