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直言

解释

直言 zhíyán

[blow off;speak bluntly] 诚挚地和直率地说

恕我直言

引用解释

1.正直、耿直的话。《国语·晋语三》:“下有直言,臣之行也。”《荀子·解蔽》:“故人君者,周则谗言至矣,直言反矣;小人邇而君子远矣。” 唐 韩愈 《送进士刘师服东归》诗:“公心有勇气,公口有直言。” 曹禺 等《胆剑篇》第三幕:“他还是对的,他的忠谏还是有道理的。我应该听取他的话,我应该耐心听取百姓的直言。”

2.直率地说;说实话。《左传·成公十五年》:“初, 伯宗 每朝,其妻必戒曰:‘盗憎主人,民恶其上。子好直言,必及於难。’”《史记·张丞相列传》:“ 昌 为人彊力,敢直言,自 萧 曹 等皆卑下之。” 唐 刘餗 《隋唐嘉话》卷上:“后退而具朝服立於庭,帝惊曰:‘皇后何为若是?’对曰:‘妾闻主圣臣忠,今陛下圣明,故 魏徵 得直言。妾幸备后宫,安敢不贺?’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十四:“今属吏见长官,多囁嚅逡巡,拘守仪节,公独於皇华公讌之座,侃侃直言,靡所避忌。” 茅盾 《色盲》一:“这是个无可奈何的点头,正好象是有良心的医生不得不直言病人已经无望时候的那个点头。”

3.直言敢谏。 汉 晋 察举科目名。《后汉书·独行传·谯玄》:“ 平帝 元始 元年,日食,又詔公卿举敦朴直言。” 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灵帝纪下》:“夏五月壬辰,晦,日有蚀之。詔公卿举直言。” 清 陈鳣 《对策》卷五:“ 晋 武帝 詔诸贤良方正直言,会东堂策问。”

读音:zhí yán

反义词:婉言 讳言

首字母缩写:zy

【拼音】zhíyánxiōng

【直言开头的诗词】
《擬古》
直言如霜刃,卒发伤人意。
痛贯丹诚中,无与金疮理。
缄恨若瘢痕,终身难弃置。
伺隙果报时,遂陷无情地。
虽悔安可追,弗反同奔驷。
君子慎枢机,言之岂容易。
【包含直言的诗词】
《江畔老人愁》
江南年少十八九,乘舟欲渡青溪口。
青溪口边一老翁,鬓眉皓白已衰朽。
自言家代仕梁陈,垂朱拖紫三十人。
两朝出将复入相,五世叠鼓乘朱轮。
父兄三叶皆尚主,子女四代为妃嫔。
南山赐田接御苑,北宫甲第连紫宸。
直言荣华未休歇,不觉山崩海将竭。
兵戈乱入建康城,烟火连烧未央阙。
衣冠士子陷锋刃,良将名臣尽埋没。
山川改易失市朝,衢路纵横填白骨。
老人此时尚少年,脱身走得投海边。
【用直言造句】

1、 阿谀人人喜,直言个个嫌。

上一篇
直接了当
下一篇
直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