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竹使符

引用解释

1. 汉 时竹制的信符。右留京师,左与郡国。凡发兵用铜虎符,其馀征调用竹使符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初与郡守为铜虎符、竹使符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:“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,长五寸,鐫刻篆书,第一至第五。”亦省称“ 竹使 ”。《后汉书·杜诗传》:“旧制发兵,皆以处符,其餘徵调,竹使而已。”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:“ 郑康成 《周礼》注云:‘今日徵郡守以竹使符。’”

2.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。 南朝 梁元帝 《侍中新渝侯墓志铭》:“三分竹使,再徙建旟。” 唐 房孺复 《酬窦大闲居见寄》诗:“名惭竹使宦情少,路隔 桃源 归思迷。” 宋 苏轼 《送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》诗:“ 中山 保塞 两穷边,卧治雍容已百年,顾我迂愚分竹使,与君谈笑用蒲鞭。”

3.借指州郡长官。 唐 张九龄 《登荆州城楼》诗:“自罢金门籍,来参竹使符。”

读音:zhú shǐ fú

首字母缩写:zsf

【拼音】zhúshǐ

【包含竹使符的诗词】
《登荆州城楼》
天宇何其旷,江城坐自拘。
层楼百馀尺,迢递在西隅。
暇日时登眺,荒郊临故都。
累累见陈迹,寂寂想雄图。
古往山川在,今来郡邑殊。
北疆虽入郑,东距岂防吴。
几代传荆国,当时敌陕郛。
上流空有处,中土复何虞。
枕席夷三峡,关梁豁五湖。
承平无异境,守隘莫论夫。
自罢金门籍,来参竹使符。
端居向林薮,微尚在桑榆。
直似王陵憨,非如宁武愚。
今兹对南浦,乘雁与双凫。
上一篇
竹天竹地
下一篇
竹尊者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