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cì dīng
繁体字:次丁 意思: 1.承担部分赋役的未成年或老年的男女。 ▶《晋书•食货志》:“男女年十六已上至六十为正丁,十五已下至十三、六十一已上至六十五为次丁。” 2.次子。 ▶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十:“其伤病未愈及家无次丁者,量遣归营。” ▶康有为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一章:“或家无次丁,父母望其嗣续,室徒四壁,妻儿待以为生,忽际重病弥留,共知不起,老亲垂涕而 解释:1.承担部分赋役的未成年或老年的男女。
2.次子。
造句:每年的春秋仲月都有两次丁祭。班师,途次丁母忧,温谕慰之。淳熙三年(1177年)岁次丁酉年。庚申,发池州,壬戌,次丁 首字母缩写:cd
【拼音】cìdīng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