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撺断

读音:cuān duàn

繁体字:攛斷

意思:(撺断,撺断)

 1.搬弄。
  ▶宋·史达祖《庆清朝》词:“赋得送春诗了,夏帷撺断绿阴成。”
  ▶元·李好古《张生煮海》第一摺:“咿呀呀,偏似那织金梭撺断锦机声。”
  ▶明·杜山狂《新水令•桃柳争春》套曲:“似这般桃柳新奇,撺断起多少浪评意。”
 
 2.怂恿;劝说。
  ▶元·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一摺:“我,我,我撺断的上了竿

解释:1.搬弄。 2.怂恿;劝说。 3.催逼。 4.古代戏曲乐器演奏术语。

造句:暂无

首字母缩写:cd

【拼音】cuānduàn

【包含撺断的诗词】
《庆清朝·坠絮孳萍》
坠絮孳萍,狂鞭孕竹,偷移红紫池亭。
余花未落,似供残蝶经营。
赋得送春诗了,夏帷撺断绿阴成。
桑麻外,乳鸠稚燕,别样芳情。
荀令旧香易冷,叹俊游疏懒,枉自销凝。
尘侵谢屐,幽径斑驳苔生。
便觉寸心尚老,故人前度谩丁宁。
空相误,祓兰曲水,挑菜东城。
上一篇
撺弄
下一篇
撺耸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