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bù shí yī dīng 词语解释不识一丁[ bù shí yī dīng ]⒈ 不识一个字。形容人不识字或文化水平低。 例他财产万千,而目不识一丁。 英do not know the simplest character; be completely illiterate; 引证解释⒈ 不识一个字。形容人不识字或文化水平低。参见“一丁”。 引明 焦竑 《焦氏笔乘·不识一丁》:“苻坚 宴群臣赋诗, 姜平子 诗内有丁字,直而不屈, 坚 怪问之, 平子 对曰:‘屈下者,不正之物,未足以献也。’ 坚 悦,擢上第。夫 庄子 云:丁子有尾。若直下不屈,乃古下字也。下作丅,上作丄。若 坚 与 平子,正不识一丁者。” 国语辞典不识一丁[ bù shì yī dīng ]⒈ 丁,比喻极易认识的字。语本形容人不识字或毫无学问。也作「目不识丁」、「目不识字」、「一丁不识」、「未识一丁」。 引《旧唐书·卷一二九·张延赏传》:「今天下无事,汝辈挽得两石力弓,不如识一丁字。」 首字母缩写:bsyd |
1、那儿由于文化教育落后,全村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识一丁,家信都得请外村人帮着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