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bù shí zhōu sù 词语解释不食周粟[ bù shí zhōu sù ]⒈ 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,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”后以“不食周粟”谓清白守节。 引证解释⒈ 后以“不食周粟”谓清白守节。 引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武王 已平 殷 乱,天下宗 周,而 伯夷、叔齐 耻之,义不食 周 粟,隐於 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” 国语辞典不食周粟[ bù shí zhōu sù ]⒈ 不吃周朝的食物。 引《史记·卷六一·伯夷传》:「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;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」 首字母缩写:bszs |
1、 伯夷、叔齐不食周粟,太原周党不受朕禄,亦各有志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