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bá běn sè yuán 词语解释拔本塞原[ bá běn sāi yuán ]⒈ 拔掉树根,堵塞水源。比喻自毁灭根本。 例伯父若裂冠毁冕,拔本塞原,专弃谋主,虽戎狄,其何有余一人。——《左传》 英abandon sources; ⒉ 后亦比喻从根本上解决。 例我们现在的要求,难道不应该从拔本塞源做起吗?——郭沫若《为“五卅”惨案怒吼》 引证解释⒈ 亦作“拔本塞源”。 ⒉ 比喻背弃根本。 引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犹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谋主也。伯父若裂冠毁冕,拔本塞原,专弃谋主,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?” ⒊ 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。多用于坏事。 《旧唐书·李绅传》:“张又新 等谋逐 绅 ……众问计於 遇。 引遇 曰:‘上听政后,当开 延英,必有次对官,欲拔本塞源,先以次对为虑,餘不足恃。’羣党深然之。” 国语辞典拔本塞原[ bá běn sè yuán ]⒈ 本,树根。原,水源。拔本塞原指拔掉树木的根,堵住水的源头。语出后比喻毁弃根本。亦可引申为正本清源、从根本做起。也作「拔本塞源」。 引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:「我在伯父,犹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谋主也。伯父若裂冠毁冕,拔本塞原,专弃谋主,虽戎狄,其何有余一人?」 首字母缩写:bbsy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