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dà fǔ
繁体字:大府 意思: 1.周代掌管财币的机构。参见“九府”。 2.公府。 ▶《史记•酷吏列传》:“以汤为无害,言大府。” ▶裴骃集解引韦昭曰:“大府,公府。” ▶《汉书•张汤传》颜师古註云:“大府,丞相府也。” 3.泛指上级官府。 ▶唐·韩愈《新修滕王阁记》:“以为当得躬诣大府,受约束于下执事。” 解释:1.周代掌管财币的机构。参见"九府"。
2.公府。
3.泛指上级官府。
4.明清时亦称总督﹑巡抚为"大府"。 详细释义:1.职官名:(1)周代掌管财库的人。(2) 明清时指督抚。 2.高官。史记?卷一二二?酷吏传?郅都传:『居岁余,郡中不拾遗,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。』 3.朝廷的府库。宋?无名氏?李师师外传:『又赐李姥大府钱万缗,计前后赐金银钱、缯帛?器用?食物等,不下十万。』
造句:摘要本文是关于战国楚文字材料的二则札记,对大府镐铭的第二句作了新的释读,把楚简中一般读为“冢”的字改读为“猪” 。 首字母缩写:df
【拼音】dàfǔ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