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dài dàn
繁体字:待旦 意思: 1.等待天明。 ▶《书•太甲上》:“先王昧爽丕显,坐以待旦。” ▶晋·葛洪《抱朴子•君道》:“民困则多离叛,其祸必振矣。可不战战以待旦乎?可不慄慄而虑危乎?”唐·李贺《送沈亚之歌》:“请君待旦事长鞭,他日还辕及秋律。” ▶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•艺文一》:“穆·张尝同造朝,待旦于东华门外。” 2.宋代宫中谓天明前的一段时间。 详细释义:等候天亮。如:『枕戈待旦』。唐?李贺?送沈亚之歌:『请君待旦事长鞭,他日还辕及秋律。』幼学琼林?卷一?岁时扬『吾辈须当惜阴,日月其除,志士正宜待旦。』
造句:是夜,竟不成眠,坐以待旦。投笔书怀,枕戈待旦,陇西年少。如说者之言,乃所以薄待旦中也。统志在补察,苟所闻见,夕不待旦 首字母缩写:dd
【拼音】dàidàn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