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dǎo chuí
繁体字:倒垂
意思: 1.指物体倒悬着垂下。 ▶北周·庾信《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》诗:“月悬唯返照,莲开长倒垂。” ▶唐·柳宗元《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》:“连山倒垂,万象在下,浮空泛景,荡若无外。” 2.指人头朝下脚朝上地被倒挂,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。 ▶宋·司马光《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》:“朝廷当此之际,解兆民倒垂之急,救国家累卵之危,岂暇必俟三
解释:1.指物体倒悬着垂下。 2.指人头朝下脚朝上地被倒挂,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。 3.倒挂着下缒。
造句:其枝似龙之倒垂,亦曰珍枝树。洞顶或平坦如砥,或石乳倒垂。古上角倒垂芙蓉一枝,纵有花蕾。困无力、劝人金盏,须要倒垂莲
首字母缩写:dc
【拼音】dǎochuí
1、 远看兰花,它那倒垂的硬梗的茂密的绿叶遮盖着花盆,伴着清风微微摆动,好似在向我们打招呼,实在是惹人喜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