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              
  读音:dào sǒu 
   繁体字:盜藪       英语:bandits' den      意思:(盗薮,盗薮) 强盗聚集的地方。   ▶元·卢挚《湖南宣慰使赵公墓志铭》:“胁既,良民即自拔盗薮。”   ▶《明史•张翀传》:“所部万羊山跨湖广、福建、广东境,故盗薮。”   ▶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•乱离二则》:“陕西某公,任盐秩,家累不从。值姜瓖之变,故里陷为盗薮,音信隔绝。”   ▶李宗仁《回忆录》第四章:“荣廷一时藏身无处,不得已,逃入盗薮,落草为寇。          详细释义:强盗贼匪聚集的地方。    
   造句:闽县上?村故盗薮,檄肇谦往捕。襄阳素为盗薮,闻其至,盗皆远遁。台岛孤悬海外,新附不久,常为盗薮。【释义】亦作“盗薮  首字母缩写:ds 
                    【拼音】dàosǒu 
        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