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dīng lán
繁体字:丁蘭 意思:(丁兰,丁兰) 汉人。相传少丧父母,及长,刻木像,事之如生。后用以指代孝子。 ▶汉·应劭《风俗通•愆礼•九江太守武陵陈子威》:“世间共传丁兰剋木而事之,今此之事,岂不是似。” ▶三国·魏·曹植《灵芝篇》:“丁兰少失母,自伤早孤茕。刻木当严亲,朝夕致三牲。” ▶元·武汉臣《老生儿》第三摺:“你个择邻的孟母,休打这刻木的丁兰。” ▶清·顾炎武《为 解释:1.汉人。相传少丧父母,及长,刻木像,事之如生◇用以指代孝子。
造句:》诗:“丁兰刻木,伯瑜泣杖。汉宣帝听说后,封丁兰为大官。上联典指东汉河内人丁兰事典。沈义亭知道后,带丁兰求情。 首字母缩写:dl
【拼音】dīnglán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