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dùn cí
繁体字:遁辭 英语:quibble 意思:(遁辞,遁辞) 亦作“遁词”。亦作“遯辞”。亦作“遯词”。 指理屈辞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,用来支吾搪塞的话。 ▶《孟子•公孙丑上》:“邪辞知其所离,遁辞知其所穷。” ▶《后汉书•逸民传•戴良》:“州郡迫之,乃遯辞诣府,悉将妻子,既行在道,因逃入江夏山中。” ▶宋·张载《语录钞》:“遁辞者无情,只是他自信,元无所执守。” ▶清·纪昀《阅 近义词:
托辞、饰词 详细释义:理屈辞穷时,为逃避他人诘问,于是偏离主题,闪烁其辞。孟子?公孙丑上:『邪辞知其所离,遁辞知其所穷。』或作『遁词』。 [似]托辞?饰词
造句:它的哲学是一种对实际的浮夸遁辞。我决不借解释或者遁辞来文饰我的过错。这句问话是一种穷急智生的狡猾的遁辞。这种繁冗的遁辞
例句:遁辞微不足道的区别或反对;遁辞 A petty distinction or objection; a quibble.遁辞模棱两可的话;遁辞 An equivocation; a quibble. 首字母缩写:dc
【拼音】dùncí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