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fàng yáng
繁体字:放洋 英语:go to sea; put out to sea (船入海) 意思: 1.谓船只离开港口经远洋航行至国外。 ▶宋朱彧《萍洲可谈》卷二:“广州自小海至溽州七百里……商船去时至溽州少需以诀,然后解去,谓之放洋。” ▶孙中山《中国内乱之原因》:“﹝陈廉伯﹞所领的护照,是预备第二批军火到的时候才用的,后来果然有第二批军火由欧洲放洋。” 2.指乘船出海。 ▶宋·蔡绦《铁围山丛谈》卷四:“大观末,(任宗尧)从 近义词:
出洋 反义词:
归国 详细释义:1.宋?朱??萍州可谈?卷二:『广州自小海至洲七百里,……商船去时,至洲少需以诀,然后解去,谓之放洋。』 2.出国留学。如:『他的儿女都放洋了。』 [似]2.出国 [反]2.归国
造句:我们放洋葱和红萝卜到炖锅里烹饪鸡肉时常放洋苏叶、洋葱等填料。这甜蛋卷尝起来有洋葱味。你有放洋葱吗?“别放洋葱, ” 首字母缩写:fy
【拼音】fàngyáng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