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fēng tiáo
繁体字:風調 意思:(风调,风调) I
1.和协。 ▶《南齐书•乐志》:“邦化灵懋,阃则风调。” 2.风和顺。 ▶唐·刘禹锡《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》诗:“雨歇晚霞明,风调夜景清。” II
1.人的品格情调。 ▶《北齐书•崔瞻传》:“偃弟儦,学识有才思,风调甚高。” ▶唐·白居易《 解释:1.人的品格情调。
2.诗文的风格,格调。
3.事物的风味特色。 详细释义:1.风采、风韵。隋书?卷四十八?杨素传:『其才艺风调,优于高?。』 2.文字或言语的格调。如:『词与诗风调不同。』唐?元稹?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:『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,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。』
造句:每年都是风调雨顺,草丰水美。此后连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稔。四时风调雨顺,终年草木繁荫。“?诗,矩获唐人,以风调胜。 首字母缩写:fd
【拼音】fēngdiào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