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fú zhú
繁体字:扶竹 意思: 1.即邛竹。因用以做手杖而着称于世,故名。 ▶《山海经•中山经》:“﹝龟山﹞多扶竹。” ▶郭璞注:“扶竹,邛竹也。高节实中,中杖也,名之扶老竹。” 2.枝条两两相对骈生的竹子。 ▶明·杨慎《丹铅续录•花木•扶竹》:“武林山西旧有双竹院,中所产修篁嫩篠,皆对抽并胤,王子敬《竹谱》所谓‘扶竹’,譬犹海上之桑,两两相比,谓之扶桑也。扶 详细释义:1.一种实心节高,适于作拐杖的竹子。山海经?中山经:『其下多青雄黄,多扶竹。』或称为『筇竹』。 2.枝干两两对生的竹子。
造句:林边白头妪,夕阳扶竹数鸡豚。险涉蚕丛山粉黛,搀扶竹节水潺?。小孟宗独自一人跑到竹林,扶竹而哭。大荣乡扶竹冲人。 首字母缩写:fz
【拼音】fúzh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