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伏尸

读音:fú shī

繁体字:伏屍

意思:(参见伏尸)
亦作“伏尸”。
 
 1.谓杀人致死。
  ▶《庄子•则阳》:“﹝触氏、蛮氏﹞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。”
  ▶《史记•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古之人君,一怒必伏尸流血。”
  ▶柳亚子《<二十世纪大舞臺>发刊词》:“炸丸匕首,购我自由,左手把民贼之袂,右手揕其胸,伏尸数十,流血五步。”
 
 2.尸体倒地。犹言死亡。

解释:1.亦作"伏尸"。 2.谓杀人致死。 3.尸体倒地。犹言死亡。 4.倒在地上的尸体。指死者。 5.伏在尸体上。

造句:

首字母缩写:fs

【拼音】shī

【包含伏尸的诗词】
《秋山》
秋山复秋山,秋雨连山殷。
昨日战江口,今日战山边。
已闻右甄溃,复见左拒残。
旌旗埋地中,梯冲舞城端。
一朝长平败,伏尸遍冈峦。
北去三百舸,舸舸好红颜。
吴口拥橐驼,鸣笳入燕关。
昔时鄢郢人,犹在城南间。
【用伏尸造句】

1、案发后一星期,陈伟强和黄斌伏尸西页村屋,证据显示二人分赃不均自相残杀,警方及律政署迅速结案。

上一篇
伏惟
下一篇
伏帖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