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伏龟

读音:fú guī

繁体字:伏龜

意思:(伏龟,伏龟)
传说中俯伏在松树下的神龟,为松树之精所化。
  ▶《淮南子•说山训》:“千年之松,下有茯苓,上有兔丝;上有丛蓍,下有伏龟。”
  ▶唐·李商隐《高松》诗:“上药终相待,他年访伏龟。”
  ▶朱鹤龄注引《嵩山记》:“嵩高山有大松树,或百岁,或千岁,其精变为青牛,为伏龟,採食其实得长生。”

造句:城破,犹督兵巷战,坐伏龟楼指挥。?飞鸟隼状,偃伏龟蛇精。祖师听说之后,只身下凡,制伏龟蛇。叱列伏龟,字摩头陀,代郡

首字母缩写:fg

【拼音】guī

【包含伏龟的诗词】
《三断石》
孙吴纪德旧刊碑,埋没蟠螭与伏龟。
惆怅石冈三断在,至今犹似鼎分时。
上一篇
伏女
下一篇
伏藏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