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fú qì
繁体字:伏氣
英语:incubative pathogen; insidious pathogen; insidious pathogenic factors
意思:(伏气,伏气) 1.屏气,抑止唿吸。形容惶恐的样子。 ▶唐·韩愈《唐朝散大夫赠司勛员外郎孔君墓志铭》:“从史羞,面颈发赤,抑首伏气,不敢出一语以对。” 2.指道家的吐纳修炼法。 ▶《敦煌曲子词•谒金门》:“长伏气,住在蓬莱山里。” ▶《古今小说•陈希夷四辞朝命》:“则他这睡也是仙家伏气之法,非他人所能学也。”原注:“‘伏
解释:1.屏气,抑止呼吸。形容惶恐的样子。 2.指道家的吐纳修炼法。 3.服气;认输。
造句:》谓因新感外寒触动伏气而发。系一种温病,与伏气相对而言。胎从伏气中结,气从有胎中息。到了那个境界,是为“伏气”。
首字母缩写:fq
【拼音】fúq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