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干旌

读音:gàn jīng

繁体字:乾旌

意思:旌旗的一种。以五色鸟羽饰旗竿,树于车后,以为仪仗。
  ▶《诗•鄘风•干旄》:“孑孑干旌,在浚之城。”
  ▶朱熹集传:“析羽为旌。干旌,盖析翟羽于旗干之首也。”
  ▶《诗序》谓《干旄》是赞美“卫文公臣子多好善”之作,后因以“干旌”指好善或好善的显贵者。
  ▶清·唐甄《潜书•取善》:“非有干旌之贤大夫也,而时称大官之相知,则人议其污。”
  ▶清·赵翼《

解释:1.旌旗的一种。以五色鸟羽饰旗竿,树于车后,以为仪仗。《诗.墉风.干旄》"孑孑干旌﹐在浚之城。"朱熹集传"析羽为旌。干旌﹐盖析翟羽于旗干之首也。"《诗序》谓《干旄》是赞美"卫文公臣子多好善"之作,后因以"干旌"指好善或好善的显贵者。

造句:干旌?盖析翟羽于旗干之首也。干旌[清]之文昭,杭州人。难将好雨挽干旌,一片浓云似别情。同名人物有清朝画家干旌。

首字母缩写:gj

【拼音】gànjīng

【包含干旌的诗词】
《北山之高寿北山何先生》
夫子由由,匪诡匪随。
匪傲匪求,云受奚为。
孑孑干旌,侯伯是将。
凤皇于飞,亦集爰止。
上一篇
干烦
下一篇
干薪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