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              
  读音:gōng zhì 
   繁体字:公製       英语:the metric system      意思:亦称“米制”。  旧名“米突制”。其主要优点是:单位的选取有可靠标准;各基本单位(长度、质量)间有密切联繫;采取十进位制,使用方便。我国国务院在1959年6月公布,确定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。公制是法国在十八世纪末首创的。1875年,法、德、美、俄等十七国的代表在巴黎签订米突公约,并成立国际计量局,规定几个主要计量单位是:   (1)长度单位为米,代号m。   (2)质量单位     反义词:
市制    解释:国际公制的简称。    详细释义:一种度量衡制度。为法国所创的,以地球子午线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为单位长。采取十进制制。现已成为国际通用的度量衡制度。    
   造句:1970年英国已改用公制货币。度量衡标准也各不相同。有些商品是按照英寸,英尺,磅与短吨来设计的;而其他一些商品则采用公制的度量衡。直柄莫氏圆锥和公制圆锥铰刀大多数工业多年来一直用  
   
   例句:百升公制液体或体积容量单位,等于100升 A metric unit of liquid capacity or volume equal to100 liters.十公亩面积的公制单位之一,等于十公亩 A metric unit of area equal to10 ares.1970年英国已改用公制货币。 Britain changed to a metric system of currency in 1970.公制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使用。 The metric-sy 首字母缩写:gz 
                    【拼音】gōngzhì 
        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