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gǔ xiāng
繁体字:骨相
英语:bone photo
意思: 1.指人或动物的骨骼、形体、相貌。 ▶唐·韩愈《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》诗:“久钦江总文才妙,自叹虞翻骨相屯。” ▶清·黄遵宪《度辽将军歌》:“人言骨相应封侯,恨不遇时逢一战。” 2.指花木枝干的姿态。 ▶宋·杨万里《芭蕉》诗:“骨相玲珑透入窗,花头倒挂紫荷香。” ▶茅盾《樱花》:“它没有梧桐那样的癞皮,也不是桃树的骨相
解释:1.指人或动物的骨骼﹑形体﹑相貌。 2.指花木枝干的姿态。 3.内里;实质。
详细释义:人的体格和相貌。北史?卷七十七?赵绰传:『朕于卿无所爱惜,但卿骨相不当贵耳。』
造句:第一至第三掌骨相对十分纤细。上颌骨常与前颌骨相连或愈合。释义肉和肉相迫,骨和骨相并。鼻骨相当长,约为颅长的33.7
首字母缩写:gx
【拼音】gǔxiāng
1、瞧他那媚骨相,准不是个好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