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gǔ zǐ
繁体字:鼓子 意思: 1.春秋时鼓国的国君。 ▶《国语•晋语九》:“中行伯既克鼓,以鼓子·苑支来。” ▶韦昭注:“苑支,鼓子·鸢鞮也。” 2.古军中乐器。 ▶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•草七•旋花》:“其花不作瓣状,如军中所吹鼓子,故有旋花、鼓子之名。” 3.见“鼓子花”。 解释:1.春秋时鼓国的国君。
2.古军中乐器。
3.见"鼓子花"。
造句:有用以作“十二月鼓子词”者。从此梆鼓子正式定名宜都梆鼓。牌子曲和鼓子曲便属于这一种。如今鼓子的好家范围比较狭窄。 首字母缩写:gz
【拼音】gǔzi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