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gù jiè
繁体字:顧藉 意思:(顾藉,顾藉)
1.顾念,顾惜。 ▶三国·魏·刘劭《人物志•材理》:“故善难者,徵之使还;不善难者,凌而激之。虽欲顾藉,其势无由。” ▶唐·韩愈《上留守郑相公启》:“不啻如弃涕唾,无一分顾藉心。” ▶宋·史达祖《玉楼春•社前一日》词:“雨前秾杏尚娉婷,风后残梅无顾藉。” 2.犹顾忌。 ▶《新唐书•外戚传•王仁 解释:1.顾念,顾惜。
2.犹顾忌。 详细释义:爱惜。唐?韩愈?柳子厚墓志铭:『子厚前时少年,勇于为人,不自贵重顾藉。』
造句:然既失兵,怫郁不顾藉。虽欲顾藉,其势无由。……以患难相告者,倾囊拯之,无所顾藉。并毅然执余手曰:‘本报恣君为之,无所顾藉 首字母缩写:gj
【拼音】gùjí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