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读音:huáng shòu
繁体字:黃綬 意思:(黄绶,黄绶)
1.古代官员繫官印的黄色丝带。 ▶《汉书•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比二百石以上,皆铜印黄绶。” ▶唐·刘长卿《送从弟贬袁州》诗:“名羞黄绶繫,身是白眉郎。” ▶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•印章制度》:“建武元年,诏诸侯王金印綟绶,公侯金印紫绶,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绶,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铜印黑绶及黄绶。” 2.借指官吏或官位
造句:比二百石:27斛,以上铜印黄绶。比二百石以上,皆铜印黄绶。中间二联对“陆沉黄绶”加以生发。四、三、二百石铜印黄绶。 首字母缩写:hs
【拼音】huángshòu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