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黄旄

读音:huáng máo

繁体字:黃旄

意思:(黄旄,黄旄)
黄色旗号。
  ▶《汉书•武帝纪》:“秋七月,按道侯·韩说、使者江充等掘蛊太子宫。壬午,太子与皇后谋斩充,以节发兵与丞相刘屈氂大战长安,死者数万人。庚寅,太子亡,皇后自杀。初置城门屯兵。更节加黄旄。”
  ▶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时太子亦发节以战,故加其上黄以别之。”

造句:初,汉节纯赤,以太子持赤节,故更为黄旄加上以相别。汉节是竹制,长七、八尺,约合现在的五尺至五尺六寸;节上装饰是旄牛尾,共有三重,颜色时有变化,最初为赤色,武帝时因戾太子矫节发兵,乃加黄旄于第一重之上,以示区别;王莽时似乎节旄皆黄,光武又恢复汉旧,直至中平二年,因

首字母缩写:hm

【拼音】huángmáo

上一篇
黄斑
下一篇
黄秔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